1. 急性期治疗
- 溶栓药物:发病4.5小时内可使用阿替普酶或尿激酶静脉溶栓,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100mg/日)、氯吡格雷(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时选用),需注意消化道出血风险。
2. 长期二级预防
-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稳定动脉斑块,减少复发风险。建议将LDL-C控制在2.1mmol/L以下。
- 抗凝药物:合并房颤、风湿性心脏病等高危因素时,需使用华法林、利伐沙班等预防血栓。
3. 辅助治疗药物
- 改善循环药物:如丁苯酞、银杏叶提取物等,可促进脑血流恢复。
- 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可选ARBs或长效CCB降压;糖尿病患者需联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
注意事项:
- 所有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脂及凝血指标。
- 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尤其注意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副作用及他汀类药物的肌肉毒性。
- 合并重度脑血管狭窄者需谨慎降压,急性期优先控制颅内压。
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血管检查(如CTA、DSA),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