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食管炎的危害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情况下通过及时治疗,危害相对较小,但在某些情况下危害较大,具体如下:
一般情况
- 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常见症状为吞咽疼痛、吞咽不畅感或吞咽困难,以及胸骨后疼痛或烧灼感。多数患者经过规范的抗真菌治疗后,症状可迅速改善,X 线及内镜下改变 1 周左右即可完全恢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能得到较好控制。
特殊情况
- 并发症风险高,危害较大: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
- 食管狭窄:真菌团侵蚀食管黏膜,破坏黏膜组织,久而久之形成瘢痕,导致食管狭窄,引起狭窄处梗阻,严重影响进食,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 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黏膜被破坏,严重时可致食管溃疡,进而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贫血甚至休克,威胁生命健康。
- 食管穿孔:这是一种少见但病情险恶的并发症,可引起致死性的纵隔炎、纵隔脓肿和主动脉破裂等,死亡率较高。
- 食管 - 气管瘘:食管病变可导致气管与食管之间出现瘘道,使食物或胃液进入气管,引发呛咳、肺部感染等,严重影响呼吸功能,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 败血症:真菌扩散以及继发性细菌感染可导致败血症,病菌进入血液循环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发急性感染,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 特定人群危害大: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晚期肿瘤或正在进行放化疗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等,真菌性食管炎可能迅速进展,引发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