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经费是工会组织为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开展职工活动、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等所必需的资金。工会经费的收支管理细则通常由各级工会组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工会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细则的框架,供参考:
一、总则
- 1.目的和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旨在规范工会经费的收支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合理和高效。
- 2.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本单位工会组织的所有经费收支活动。
二、经费来源
1.会费收入 工会会员按月缴纳的会费。 会费标准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决定。
2.单位拨款 单位按国家规定拨付的工会经费。 拨款比例一般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
3.上级工会补助 上级工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的补助。
4.其他收入 包括捐赠、利息收入等。
三、经费支出
1.职工活动支出 职工教育、文化、体育等活动经费。 职工疗休养、困难职工帮扶等费用。
2.维权支出 职工劳动保护、法律援助等费用。 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委员会等会议费用。
3.工会建设支出 工会干部培训、工会组织建设等费用。 工会宣传、文化建设等费用。
4.业务支出 工会日常办公费用。 工会固定资产购置及维护费用。
5.其他支出 经工会委员会批准的其他合理支出。
四、预算管理
1.预算编制 工会经费预算由工会财务部门编制,经工会委员会审议后,提交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2.预算执行 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不得随意调整。 如需调整预算,须经工会委员会审议,并报上级工会批准。
五、收支管理
1.收入管理 各项收入应及时入账,不得截留、挪用。 收入票据应合法合规。
2.支出管理 各项支出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 支出凭证应真实、合法、完整。
六、财务监督
1.内部监督 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应定期向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报告。 工会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对经费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2.外部监督 接受上级工会和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附则
1.解释权 本细则由本单位工会委员会负责解释。
2.实施日期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意事项
- 合法性:所有经费收支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工会章程。
- 透明性:经费收支情况应定期公开,接受会员监督。
- 效益性:经费使用应注重效益,避免浪费。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细则的框架,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