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源与传播途径
棘颚口线虫的成虫主要寄生在犬、猫等终末宿主的胃肠道内,其幼虫需通过中间宿主(如淡水鱼、蛙、蛇等)完成发育。人类感染通常因生食或食用未彻底煮熟的淡水鱼(如黑鱼、泥鳅等)或其他受污染肉类,导致第三期幼虫进入体内。 -
幼虫移行与致病机制
幼虫在人体内穿透消化道壁,移行至皮下组织、肌肉或内脏器官(如脑、肺、肝等),引发机械性损伤和炎症反应。虫体分泌物及排泄物可诱发过敏反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若侵犯神经系统或重要脏器,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脑膜炎、视力丧失等)。 -
高危因素
- 饮食习惯:偏好生食或半生食用淡水鱼、野味等未煮熟肉类。
- 环境暴露:接触受污染的水源或生食处理不当。
- 免疫状态:免疫力低下者(如老年人、免疫缺陷者)更易感染且症状严重。
综上,颚口线虫病的形成是摄入含幼虫的受污染食物后,幼虫在体内移行并引发多组织损伤的结果,预防关键在于彻底煮熟肉类、避免生食及加强水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