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的最新处理方法
1. 政策背景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精准划定禁烧范围,依法依规落实禁烧管控要求”。这一政策调整的核心是从“全域禁烧”转向“精准管控”,并强化资源化综合利用,以实现科学治理与民生需求的平衡。
2. 秸秆综合利用方式
根据《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若干规定》,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是指对水稻、油菜、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的秸秆按照以下方式予以利用:
- 肥料化:将秸秆还田以及用于有机肥生产和应用。
- 饲料化:利用秸秆作为饲料或者作为原料生产优质饲料。
- 基料化:发展以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
- 原料化: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加工业。
- 能源化:开展以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能热电联产、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加工和气化清洁能源利用。
- 其他综合利用方式。
3. 具体技术模式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原茬免耕播种模式:玉米收获后,将秸秆粉碎并均匀覆盖还田地表越冬,春季采用免耕播种机在原茬地表直接进行播种作业。
- 玉米秸秆归行覆盖少耕播种模式:玉米收获后,将秸秆覆盖地表,春季播种前采用秸秆归行整地机,进行垄体种床灭茬碎土处理,把播种带秸秆清理归行到休闲带,在播种带实施播种作业。
- 玉米秸秆条耕覆盖还田少耕播种模式:玉米收获后,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均匀覆盖地表,秋季或春季播种前应用条带耕整地机械,对垄体种床上的秸秆(根茬)进行灭茬旋耕剥离处理,春季在处理后的条带上进行播种作业。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 水稻秸秆直接搅浆作业技术模式:秋季采用全喂入收获机配备秸秆粉碎抛撒器进行收获,秸秆抛撒均匀、不积堆,留茬高度25-30厘米,春季直接放水泡田,采用具有埋茬功能的搅浆平地机作业。
- 秸秆翻埋还田搅浆作业技术模式:秋季秸秆翻埋还田地块,土壤解冻后施基肥,同时用旋耕机进行旋耕碎土整地作业,旋耕后用搅浆平地机进行搅浆平地作业。
- 水稻秸秆旋耕搅浆作业技术模式:秋季机械收获后秸秆粉碎抛撒均匀,无堆积,根茬高度10-15厘米的地块,插秧前施基肥后,泡田2-3天,用搅浆平地机进行搅浆平地作业。
4. 注意事项
- 不同地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农作物种类选择合适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 在进行秸秆还田时,应确保秸秆粉碎长度和留茬高度符合要求,以避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病虫害的发生。
- 在进行整地作业时,应根据土壤墒情和气候条件适时进行,以确保作业质量和效果。
- 在进行后茬管理时,应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以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