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管炎的处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差异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具体可分为以下方面:
一、药物治疗
- 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甲泼尼龙等作为基础治疗药物,可快速控制炎症反应,适用于初始治疗。 - 免疫抑制剂
- 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用于重症或复发病例,可增强疗效并减少激素用量。
- 甲氨蝶呤、霉酚酸酯等适用于特定患者群体。
- 生物制剂
利妥昔单抗等靶向药物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
二、一般治疗
- 生活方式调整
- 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避免感染。
- 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 适当氧疗改善低氧血症。
- 支持性措施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脱水。
- 呼吸康复训练增强肺功能。
三、手术治疗
- 病变组织切除
适用于反复感染、大咯血或药物控制不佳者,可切除严重受损的肺组织。 - 血管重建或移植
针对肺动脉高压、肺栓塞或终末期患者,实施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或肺移植。
四、其他治疗手段
- 血浆置换
快速清除血液中的炎症介质和自身抗体,适用于急性重症患者。 - 放疗
对局限性病灶可改善预后。
五、长期管理
- 定期监测
- 通过肺功能测试、胸部CT及血液学指标(如C反应蛋白)评估病情。
- 监测药物副作用,如感染风险、肝肾功能异常等。
- 动态调整方案
根据随访结果逐步减量或更换药物,预防复发和并发症。
注意事项
-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 合并感染时应及时处理,免疫抑制期间建议接种疫苗并加强防护。
以上方案需多学科协作制定,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