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单纯性血尿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遗传性因素
- 遗传性肾炎:如Alport综合征,表现为血尿伴神经性耳聋或眼部病变,具有家族聚集性。
- 家族性良性血尿:家族中存在无症状血尿成员,多由基因突变导致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异常。
二、感染与免疫因素
- 感染诱发:呼吸道或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可引发肾小球毛细血管损伤或黏膜炎症,导致红细胞进入尿液。
- 免疫反应异常: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疾病,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滤过膜,破坏其完整性。
三、解剖结构异常
- 泌尿系统畸形:肾盂-输尿管狭窄、多囊肾等结构异常可能直接损伤尿路黏膜或引发梗阻性出血。
- 胡桃夹现象:左肾静脉受压于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导致静脉高压和血尿。
四、代谢与结石因素
- 高钙尿症/高草酸尿症:代谢异常可导致肾结石或肾钙化,结石移动时摩擦尿路黏膜引发出血。
- 泌尿系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等可划伤黏膜,伴随腹痛或排尿困难。
五、外界刺激与损伤
- 剧烈运动:短期剧烈运动可能造成肾血管收缩或轻微挫伤,引发一过性血尿。
- 外伤:腰腹部撞击或尿道损伤直接导致尿路出血。
- 药物或毒素: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损伤肾脏或引起过敏反应。
六、其他全身性疾病
如肾静脉血栓、肾动脉狭窄等血管病变,或肿瘤(如肾胚瘤)压迫、侵犯泌尿系统。
注:部分病例可能为多因素共同作用,需结合家族史、尿液检查(如红细胞形态分析)及影像学(超声、CT)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