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通过减慢心室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轻流出道梗阻,改善症状。
- 钙离子拮抗剂(如维拉帕米):适用于无法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可减少心肌收缩和左室流出道梗阻。
-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用于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或房颤。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拮抗剂:改善心脏重构,延缓疾病进展。
二、介入治疗
- 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通过酒精或射频消融阻断肥厚心肌的血供,使其坏死萎缩,缓解梗阻。适用于年龄大、手术风险高的患者。
- 三维导航射频消融术:微创精准消融病变心肌,创伤小、恢复快,适合特定患者。
三、外科手术治疗
- 室间隔心肌切除术(Morrow手术):通过开胸切除增厚心肌,效果显著,是公认的根治方法,但创伤较大。
- 经心尖心脏不停跳室间隔切除术:微创技术,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复杂病例。
四、创新药物治疗
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如玛伐凯泰):靶向疾病核心机制,可显著缓解梗阻、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已被国内外指南推荐。
五、并发症管理
- 抗凝治疗:合并血栓或房颤时需抗凝。
- 植入ICD: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
六、注意事项
- 避免使用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如洋地黄、异丙肾上腺素)。
- 定期监测心脏超声,评估左室射血分数,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
治疗需个体化,轻症可药物控制,重症或药物无效者考虑介入或手术。创新药物为无法耐受手术者提供了新选择。建议尽早就医,由专科医生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