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是儿科急腹症,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发病时间选择治疗方案,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一、非手术治疗
-
空气灌肠复位
适用于套叠时间短(一般48小时内)、无肠坏死或穿孔的患儿。通过肛门注入空气,利用气压推动套叠肠管复位,成功率较高且创伤小。- 超声或X线监测:操作时需在影像引导下调整压力,确保复位安全。
- 禁忌症:若患儿已出现腹膜炎、休克或肠穿孔,需立即转手术治疗。
-
水压灌肠复位
对于空气灌肠效果不佳者,可采用B超监视下温盐水高压灌肠,通过水压复位套叠肠管,同时实时监测肠道状态。
二、手术治疗
-
腹腔镜手术
适用于灌肠失败、病情复杂(如肠管广泛瘀紫、合并阑尾炎)或需减少创伤的患儿。术中直接复位套叠肠管,必要时切除坏死肠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手术时机:若套叠超过48小时或疑有肠坏死,需紧急手术。
-
开腹手术
当腹腔镜无法处理复杂病变(如肠穿孔、严重感染)时,需开腹行肠切除吻合术或造瘘术,术后需密切监测并发症。
三、辅助治疗
- 抗感染治疗:合并腹腔感染时,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控制炎症。
- 补液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
四、注意事项
- 及时就医:患儿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或血便时,需立即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恢复情况,防止感染并逐步恢复饮食。
- 复发监测:部分患儿可能复发,需定期随访。
总结:优先尝试空气/水压灌肠复位,失败或病情加重时及时手术干预,结合抗感染和补液等辅助措施,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并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