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复合物沉积
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如HBsAg、HBeAg)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复合物可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或上皮下区域,激活补体系统引发炎症反应。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多见于膜性肾病,而上皮下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则与病毒抗原直接植入基底膜相关。 -
病毒直接感染肾脏细胞
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循环直接感染肾小管上皮细胞,病毒DNA在肾脏组织中被检出。病毒蛋白(如HBeAg)可能干扰细胞功能,诱导细胞凋亡或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管损伤和间质纤维化。 -
自身免疫反应
HBV感染可刺激机体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如抗DNA抗体、抗肾小球刷状缘抗体),同时病毒抗原与宿主细胞成分交叉反应,引发免疫系统攻击肾脏组织。这种自身免疫损伤机制与狼疮肾炎有相似性。
遗传因素(如HLA基因分型)和性别差异(雄激素可能促进病毒复制)也可能影响疾病发生。临床诊断需结合血清HBV抗原阳性、肾组织病毒抗原检测及排除其他继发性肾病。治疗以抗病毒为核心,同时根据病情辅以免疫抑制剂或对症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