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保异地就医政策在覆盖范围、结算方式及服务优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主要变化如下:
一、覆盖范围扩大
-
门诊慢特病种类增加
2024年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增至10种,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等,覆盖率超90%。
-
服务网络扩展
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数量达64.40万家,较上年增长9.36万家,实现县域可及。
二、结算方式优化
-
直接结算范围扩展
除住院费用外,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等费用均纳入直接结算,减少患者垫付。
-
报销比例提升
多地医保部门通过协商提高异地就医报销比例,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三、服务与管理创新
-
备案方式简化
支持线上备案(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地方医保小程序等),实现“免材料、免审核、即时生效”。
-
特殊群体保障
-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如退休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无需备案即可直接结算;
-
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如转诊、急诊)个人自付比例调整为20%。
-
-
费用垫付减少
2024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减少资金垫付1947亿元,同比增长84.70%。
四、地区政策示例
-
泰安市 :职工、居民医保异地就医实现直接结算,支持线上备案和跨省就医;
-
内蒙古自治区 :四季度跨省异地就医备案29万人次,线上备案率达67%;
-
成都市 :明确异地长期居住、临时外出等分类备案要求。
五、注意事项
-
部分病种(如高血压、糖尿病)可能仍需参保地手工报销;
-
异地就医前需确认就医地医保目录及报销限额。
以上政策体现了医保部门通过扩大覆盖、简化流程、提高比例等措施,进一步降低异地就医门槛,提升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