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根据病程进展可分为不同阶段,主要症状如下:
一、早期阶段(无明显症状)
-
微量白蛋白尿
早期唯一可检测的异常是尿液中微量白蛋白增加(UACR≥30毫克/克),需通过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筛查发现,患者通常无自觉症状。 -
肾功能代偿性增强
肾小球滤过率(eGFR)可能暂时升高,B超显示肾脏体积增大。
二、中期阶段(典型症状出现)
-
蛋白尿与泡沫尿
尿液中出现持续性蛋白尿,表现为泡沫增多(类似啤酒沫或蛋清样泡沫),且泡沫长时间不消散(20分钟以上)。 -
水肿
晨起面部或眼睑水肿,严重时下肢、阴部等低垂部位出现凹陷性水肿。 -
高血压
约50%患者出现血压升高,且难以控制,可能伴随头痛、头晕。 -
其他并发症
- 视网膜病变:视物模糊、眼底出血等。
- 神经病变:四肢麻木、灼烧感或皮肤感觉异常。
三、晚期阶段(器官功能严重受损)
-
肾功能衰竭
血肌酐升高、eGFR下降,出现少尿或无尿,最终需透析或肾移植。 -
全身性症状
- 贫血:乏力、面色苍白,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有关。
- 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肌肉无力、心律失常)、酸中毒(呼吸深快)。
-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
-
终末期表现
全身重度水肿、呼吸困难、皮肤瘙痒、尿毒症(周身尿味、精神萎靡)。
关键筛查与就医提示
- 筛查建议:2型糖尿病确诊后每年查UACR和血肌酐;1型糖尿病确诊5年后开始筛查。
- 就医信号:泡沫尿持续不消、晨起面部水肿、血压突然升高或难以控制。
若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晚期治疗以维持肾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