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 规范用药:遵循指南使用RAAS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及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以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恶化风险。
- 急性期治疗:急性心衰发作时需快速利尿、扩血管,必要时使用强心剂(如西地兰)或硝酸酯类药物缓解症状。若合并心肌梗死,需紧急溶栓或介入治疗。
- 个体化调整:根据患者心率、血压及合并症(如糖尿病、肾病)选择药物,从小剂量逐步增量,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二、生活方式调整
- 饮食控制:
- 限制钠盐摄入,避免腌制食品等隐性盐摄入。
- 控制液体摄入量,少量多次饮水,每日监测体重(晨起排尿后)。
- 适度运动:选择步行、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
- 戒除烟酒:烟草和酒精加重血管损伤,需严格戒除。
- 情绪管理:保持情绪稳定,家人需多陪伴,必要时使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
三、非药物干预
- 预防感染: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衰加重。
- 监测指标:定期监测心率、血压,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调整药物。
- 排便管理:避免用力排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减少心脏负荷。
四、紧急处理与长期管理
- 急性发作: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患者平卧,避免活动。
- 长期随访: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综合管理合并症(如高血压、贫血)。
五、特殊注意事项
- 药物副作用:如出现低血压、肾功能异常等,需及时调整用药。
-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
综上,老年心衰需综合药物与非药物措施,强调规范用药、严格生活方式管理及定期监测,以延缓病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