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的表现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 头晕头痛:血压升高使脑血管压力增大,导致脑部血管扩张或痉挛,老年人会感到头部有持续性的闷痛、胀痛,甚至伴有眩晕,尤其在突然站起或改变体位时容易出现。
- 心悸气短:长期高血压使心肌变厚、心脏增大,影响心脏功能,导致老年人在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心跳加快、心慌、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
- 视物模糊:高血压影响眼底动脉,造成视网膜血管狭窄、痉挛甚至出血,使老年人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飘动等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
- 肢体麻木:血压过高破坏血管壁,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末端供血不足,老年人会感到手指、脚趾麻木,像有蚂蚁在皮肤上爬行,手指活动不灵活。严重时身体其他部位也会麻木,甚至可能引起半身不遂。
- 耳鸣:血压升高影响内耳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使老年人出现耳内嗡嗡声等耳鸣症状,可能是单侧或双侧耳鸣。
- 记忆力及认知减退:长期高血压会对大脑的小血管造成损伤,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功能,进而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严重时可能引发血管性痴呆,出现认知障碍,如计算能力减退、执行功能下降、对时间和空间的定向力障碍等。
- 睡眠障碍:血压波动以及身体不适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老年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或多梦等。
- 其他特殊情况:
- 体位性低血压:从卧位或蹲位快速站起时,血压突然下降,出现头晕目眩、视力模糊、软弱无力甚至晕厥。
- 餐后低血压:进餐后 2 小时内血压下降超过 20mmHg,或餐前收缩压超过 100mmHg,餐后收缩压小于 90mmHg,表现为进食后嗜睡、头晕、心悸、昏厥、心绞痛、走路跌倒等。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老年人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血压长期处于高位会对心、脑、肾、眼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因此应定期测量血压,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