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植被覆盖率高下渗多,植被覆盖率低下渗少,原因如下:
-
对降雨的截留作用:植被的树冠、枝叶等可以拦截降雨,使雨水降落到地面的速度变小,从而减少雨水流走的速度,延长雨水在地表的停留时间,为下渗创造有利条件。比如一场降雨,无植被覆盖的土地,雨水直接落在地面迅速形成径流;而有植被覆盖的土地,部分雨水被植被截留,减缓了到达地面的速度,增加了下渗的机会。
-
对水流的阻滞作用:植被的存在会阻碍地表径流的快速流动,降低水流速度和流量,使水分有更多时间渗入地下。就像在有植被的山坡上,水流不会像在裸坡上那样迅速冲下去形成径流,而是在植被的阻挡下,慢慢渗透进土壤。
-
根系对土壤的作用: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颗粒,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防止土壤被雨水冲刷带走,保持土壤结构稳定,有利于水分下渗。同时,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会在土壤中形成许多孔隙,这些孔隙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水性,使水分更容易渗入地下。
-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植被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等,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透气,有利于水分的下渗。
植被覆盖率高时,下渗量通常较多;植被覆盖率低时,下渗量则相对较少。这一规律对于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