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办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明确主体责任 :
-
医疗机构对本机构依法执业承担主体责任,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
-
医务人员对本人依法执业行为负责。
- 建立自查工作制度 :
-
医疗机构应当认真总结依法执业自查工作情况,在每年1月31日前形成本机构上一年度依法执业自查总结,留存备查。
-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本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组织开展依法执业自查,制止、纠正、报告违法执业行为。
- 加强风险管理和培训 :
-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依法执业风险管理,完善风险识别、评估和防控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
医疗机构应当组织或者参与依法执业教育和培训。
- 配备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 :
-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当明确依法执业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依法执业管理人员,负责本机构依法执业的日常管理工作。
-
其他医疗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依法执业管理人员,负责本机构依法执业日常管理与自查工作。
- 落实自查内容和报告制度 :
-
医疗机构在自查中发现违法执业行为,应当立即整改,并将整改报告留存备查。
-
医疗机构应当按时完成自查工作,并做好自查工作的分析评估,及时上报年度自查总结。
- 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 :
-
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督促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依法执业自查工作。
-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及监督执法机构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加强督促指导。
- 利用信息化手段 :
- 各地应当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落实《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办法》,确保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维护医疗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