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三重保障”是指由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个层次构成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这一体系通过不同层级的保障措施,形成综合保障链条,梯次减轻参保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具体如下:
一、基本医疗保险
-
保障范围
覆盖门诊、住院、药品等医疗费用,是三重保障的基础层,通过医疗保险基金为参保人员提供基础报销。
-
核心作用
有效减轻普通疾病患者的经济负担,实现“一站式”结算,提升就医体验。
二、大病保险
-
保障范围
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针对自付费用超过起付线的部分进行二次报销,覆盖重大疾病(如癌症、重大器官疾病等)的医疗费用。
-
特点
不限病种,且与基本医保实现“一站式”结算,无需重复申请。
三、医疗救助
-
保障对象
主要针对因经济困难、年龄偏大、身体残疾等原因无法承担高额医疗费用的特殊困难群体,如低保、特困人员及重大疾病患者。
-
保障内容
-
资助参保: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给予财政补贴;
-
医疗服务:协助申请医疗救助资格认定,保障其获得基本医疗服务。
-
补充说明
-
政策演变 :过去部分地区曾将医疗救助纳入民政部门的三重保障体系,但国家层面尚未出台统一政策。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协同保障。
-
与其他保障的衔接 :三重保障与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等形成补充,形成多层次医疗保障网。
通过这一体系,我国医疗保障覆盖了从常见病到重大疾病的广泛需求,显著提升了民生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