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袋是一种半透膜制成的袋子,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中用于分离大分子和小分子物质。以下是使用透析袋进行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
确保双手干净,并且工作环境清洁无尘。如果透析袋是新购买的,根据其包装类型(湿型或干型)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方法。
- 湿型透析袋:这种透析袋为即用型,无需煮沸,只需用纯水彻底冲洗即可使用。
- 干型透析袋:在使用前需要用纯水浸泡漂洗,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杂质和保护剂。
对于一些高质量的即用型透析袋,可能已经过特殊处理,可以直接使用,但仍然建议至少用蒸馏水清洗一遍以确保清洁。
透析袋的前处理
如果是需要前处理的透析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剪取适当长度的透析袋(通常为10cm到20cm的小段),具体长度取决于所需的样品体积。
- 将透析袋置于含有2%碳酸氢钠和1mmol/L EDTA (pH 8.0)的大体积溶液中煮沸10分钟,这一步骤有助于去除透析袋中的杂质并使其更加柔软。
- 使用蒸馏水彻底清洗透析袋。
- 再次将透析袋放入1mmol/L EDTA (pH 8.0)中煮沸10分钟,然后冷却后存放于4℃环境中,并确保透析袋始终浸没在溶液内。
装入样品
在装入样品之前,先检查透析袋是否漏水。可以用手指加压测试,确保没有泄漏。之后,将待透析的样品溶液小心地倒入透析袋中,注意不要装得太满,通常建议预留三分之一至一半的空间以防透析过程中液体膨胀导致破裂。
开始透析
装好样品后,使用特制的透析袋夹子或其他合适的密封方式封紧开口端。为了提高透析效率,可以将透析袋垂直悬挂于盛有大量缓冲液的大容器中,使得透析袋与透析液接触面积最大化。还可以通过增加搅拌速度、升高温度或者增加透析液更换次数来加快透析过程。
后续处理
透析完成后,取出透析袋内的样品,并对其进行后续分析或处理。使用后的透析袋应立即清洗干净,并存放在含有防腐剂(如叠氮钠)的4℃蒸馏水中备用,避免长菌污染。
注意事项
- 确保选择合适截留分子量(MWCO)的透析袋,一般选择的MWCO应该是目标分子量的两倍以上,以保证良好的收率。
-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佩戴手套,防止手上的油脂和其他污染物接触到透析袋或样品。
- 避免让透析袋干燥,因为这可能会损坏其孔隙结构,影响透析效果。
正确地使用透析袋不仅能够有效地分离大小分子,还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遵循上述指导原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透析袋的作用,并减少实验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