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江淮之间,属于南方地区。以下是对庐江县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历史沿革的详细分析。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概述
庐江县位于北纬30°57′31″至31°33′,东经117°01′11″至117°34′之间,地处皖中地区,周边与巢湖市、无为市、枞阳县、桐城市、舒城县、肥西县毗连。庐江县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安徽省中部的重要交通枢纽,交通便利,有利于区域内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江河流域
庐江县境内主要河流包括西河、兆河、白石天河等,均属长江水系。庐江县地处长江水系,表明其水资源丰富,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区域内的水环境治理提供了基础。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庐江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热,春秋温和,阳光充沛,无霜期长,梅雨特征显著。这种气候类型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多种作物的种植,同时也为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降水和日照
庐江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88.1毫米,降水最多的是1954年,达2024.9毫米;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9.6小时。充沛的降水和充足的日照为庐江县的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历史沿革
古代历史
庐江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代,当时设有庐江郡,郡治设在番阳(今江西鄱阳县东北)。庐江县的历史背景显示了其在古代重要的行政地位,尽管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但其名称和文化底蕴得以延续。
现代发展
庐江县在2011年划归合肥市管辖,近年来通过实施“工业强县、农旅富民、大美庐江”战略,推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庐江县现代发展的战略定位明确,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为其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庐江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江淮之间,属于南方地区。其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区域内的交通枢纽,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历史背景深厚且现代发展迅速。庐江县的地理、气候和历史特征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发展优势。
庐江县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庐江县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南部,地处皖中偏南而近江,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1′—117°34′、北纬30°57′—31°33′。该县西依大别山余脉,与桐城市、舒城县相邻;北抵舒城县、肥西县;东与巢湖市、无为市接壤;南以枞阳县为邻。境内西南部地势较高,东北部地势平坦,巢湖位于其北部,黄陂湖穿境而过,总面积约2352平方公里。
庐江县在历史上曾经属于哪个省份?
庐江县在历史上曾经属于安徽省。根据检索结果,庐江县自隋朝开皇三年(583年)起便隶属于庐州(后改称庐江郡),而庐州在唐代至清代一直属于安徽省管辖范围。民国时期,庐江县直属安徽省,并在不同阶段分属安庆道、第二行政督察区等省级行政区划。新中国成立后,庐江县先后划归芜湖专区、六安专区、巢湖专区,最终于2011年因巢湖市撤销而正式隶属合肥市,但仍属于安徽省。
庐江县的气候属于哪个类型?
庐江县的气候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寒夏热,春秋温和,阳光充沛,无霜期长,梅雨特征显著。多年平均气温为15.8℃,极端最高气温为41.3℃,极端最低气温为-13.7℃,年降水量平均为1188.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7月的梅雨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