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地编码是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对个人籍贯所在地的行政区划进行编码。以下是关于籍贯地编码的详细信息:
1. 什么是籍贯地编码?
籍贯地编码是对个人籍贯所在地的行政区划进行编码,通常用于身份认证和办理各种手续。籍贯是指祖居地或原籍,一般是指父亲或祖父的出生地
2. 籍贯地编码的构成
籍贯地编码共16位,分为三段,分别表示国家级、省级和县级行政区划
3. 如何查询籍贯地编码?
方法一:通过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
- 1.进入“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
- 2.选择户口地所属的省、市、县,即可查询到行政区划代码。
方法二:通过身份证号码前六位
身份证号码的前六位代表籍贯地编码,具体含义如下:
- 第1、2位:表示出生所在的省份的代码。
- 第3、4位:表示出生所在的地级市的代码。
- 第5、6位:表示出生所在县份的代码。
4. 各省籍贯地编码对照表
以下是部分省份的籍贯地编码对照表:
省份编码北京市11天津市12河北省13山西省14内蒙古自治区15辽宁省21吉林省22黑龙江省23上海市31江苏省32浙江省33安徽省34福建省35江西省36山东省37河南省41湖北省42湖南省43广东省44广西壮族自治区45海南省46重庆市50四川省51贵州省52云南省53西藏自治区54陕西省61甘肃省62青海省63宁夏回族自治区6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5台湾省71香港特别行政区81澳门特别行政区82
5. 安徽省各地市籍贯地编码示例
以下是安徽省各地市的籍贯地编码示例:
地市编码合肥市340100芜湖市340200蚌埠市340300淮南市340400马鞍山市340500淮北市340600铜陵市340700安庆市340800黄山市341000滁州市341100阜阳市341200宿州市341300巢湖市341400六安市341500亳州市341600池州市341700宣城市341800
6. 注意事项
- 行政区划代码要填写全称,不要漏填或错填。
-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不要随意填写或跟风填写。
- 如果无法确定自己的籍贯所在地或无法查询到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可以咨询相关部门或机构的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