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基层是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整体性能和寿命。以下是关于公路路面基层技术规范的详细信息。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规范版本
- JTG/T F20-2015:最新版本的技术细则,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替代了2000年的规范,主要提高了基层用粗集料的压碎值技术要求,增加了软石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粉尘含量等指标,并对级配设计、压实度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改进。
-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涵盖了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所涉及的全部路基工程项目,包括路基设计、排水设计、防护与支挡设计等,对路基施工技术提出了详细要求。
主要内容
- 材料要求:对水泥、石灰、粉煤灰、集料等原材料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标准。
- 施工工艺:详细规定了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压实等工艺,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 养生与交通管制:规定了基层施工后的养生方法和交通管制措施,确保基层在养生期间保持湿润,避免早期损坏。
- 质量控制:提出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材料检验、施工参数确定、质量检查验收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公路路面基层设计规范
设计原则
- 安全耐久:设计时要考虑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确保基层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 环境协调: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综合设计:强调地基处理、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边坡防护、排水系统等综合设计。
具体要求
- 路基宽度:基层的宽度应比面层每侧宽出一定距离,具体根据施工方法和面层类型确定。
- 排水设计:基层应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对基层造成损害。
- 防护与支挡: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合理设置防护与支挡结构,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公路路面基层质量控制规范
质量控制措施
- 原材料检验: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 施工参数确定: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施工参数,作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标准。
- 施工过程监控: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验收,确保每个工序的质量符合要求。
- 质量检测:采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如灌砂法、环刀法、核子密度仪法等,对基层的压实度、平整度、高程等进行检测。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是确保路面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涵盖了材料要求、施工工艺、养生与交通管制、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设计规范和质量控制措施则进一步细化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要求,确保基层施工的高质量和高标准。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范,可以有效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