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准扶贫户在省内异地就医的手续办理,综合相关政策和流程要求,具体可分为以下步骤:
一、备案准备
-
线上备案(推荐)
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的“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完成实名认证后,选择就医地、参保险种及备案类型(如长期异地居住、转诊等),提交身份证、医保卡等材料。
-
线下备案
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异地居住证(如居住证、务工证明等)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备案手续。
二、就医时结算
-
直接结算
在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持医保卡直接参与医疗费用结算,个人无需预付款,出院时结清自费部分。
-
转诊患者
需提前办理转诊手续,持《转诊单》到定点医院医保办公室登记,费用由医保基金和医疗扶助基金按比例支付。
三、出院报销
-
材料准备
出院后30日内,携带住院发票、出院小结、费用明细清单、医保卡、身份证复印件、居住或务工证明等材料回参保地报销。
-
报销流程
-
村(社区)初审 :由村(社区)合作医疗联络员审核材料并上报镇级机构。
-
医保报销 :镇级机构将材料送至区农易办结报中心,通过医保系统审核后拨付基金。
-
四、特殊注意事项
-
贫困患者专项政策
-
四川省巴中市等地区对县域内公立医疗机构住院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实行“先诊疗后结算”,个人无需预付款。
-
转诊至市级或市外医院时,医疗扶助基金按比例(如70%、50%)报销个人自负费用。
-
-
材料时效性
- 住院前3日内需完成备案,出院后30日内需提交报销材料,逾期可能影响报销。
-
异地定点医院管理
- 非定点医院就医需严格审批,医保经办机构可能通过电话、传真或现场稽核核实信息。
五、查询进度
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的“备案记录”功能,可实时查看备案及报销进度。
以上流程需根据具体地区政策调整,建议就医前电话咨询当地医保部门(如12333)确认最新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