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混凝土用水泥要求
一、标号与类型要求
-
普通铁路工程
- 标号:主要使用42.5级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梁体等关键部位可能要求52.5级。
- 应用部位:桥墩等承重结构多用42.5级水泥,预制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通常为C50。
-
高铁及高速铁路工程
- 标号: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关键部位(如梁体)需用52.5级水泥。
- 类型:强制使用低碱硅酸盐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碱含量≤0.6%)。
二、化学成分控制
- 碱含量:高铁工程要求水泥碱含量≤0.6%(普通铁路无此强制要求)。
- 氯离子:氯离子含量需≤0.06%,防止钢筋锈蚀。
- C3A含量:
- 非氯盐环境下≤8%;
- 氯盐环境下≤10%。
三、物理性能指标
- 比表面积: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350m²/kg。
- 凝结时间:初凝≥45分钟,终凝≤600分钟(硅酸盐水泥终凝≤390分钟)。
- 安定性:沸煮法检测需合格。
- 强度:需满足GB 175-2007标准,如42.5级对应28天抗压强度≥42.5MPa。
四、混合材与掺合料
- 混合材种类:高铁工程中需以磨细矿渣粉或粉煤灰为主,普通铁路无特殊限制。
- 掺量要求:
- 严重氯盐环境下,粉煤灰掺量应>30%或矿渣粉>50%;
- 预应力混凝土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30%。
五、特殊环境适应性
- 抗硫酸盐侵蚀:普通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能力较弱,需根据工程环境选择专用水泥(如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 低温施工:寒冷地区需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并增加水泥用量。
六、其他规范
- 高铁水泥需满足铁标TB/T 3275—2018《铁路混凝土》及TB 10404—2018等标准。
- 高性能混凝土需保证100年设计寿命,对水泥的耐久性及体积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
以上要求综合了普通铁路与高铁的差异,涵盖标号、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及特殊环境适应性等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