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检测中的胶体金检测线(T线)原理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和胶体金的显色特性。以下是其详细原理:
1. 胶体金的基本特性
胶体金是通过将金盐还原成金单质后形成的金颗粒悬浮液,通常为红色,并且在碱性条件下表面带负电,因此可以与带正电的物质(如抗体)结合
2. 试纸的结构
抗原检测试纸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1.样品孔:用于加入待测样本。
- 2.结合垫:预先喷涂了胶体金标记的抗体(简称金标抗体)。
- 3.检测线(T线):固定了特异性抗体,能够识别并结合目标抗原。
- 4.质控线(C线):固定了能特异性结合金标抗体的另一种抗体,用于判断检测过程是否正常
3. 检测过程
1.样本处理:将鼻拭子样本分散在缓冲液中,并滴入样品孔。
2.抗原-抗体结合:如果样本中含有目标抗原(如新冠病毒抗原),抗原会与结合垫上的金标抗体结合,形成抗原-金标抗体复合物。
3.毛细作用:样本在毛细作用下沿试纸条向前移动,复合物继续向检测线(T线)方向流动。
4.T线显色:当复合物到达T线时,T线上的特异性抗体也会识别并结合抗原,形成“三元复合物”(金标抗体-抗原-T线抗体)。由于大量胶体金颗粒在此处聚集,T线显现出红色,表示检测结果为阳性
4. 质控线(C线)的作用
即使样本中没有目标抗原,金标抗体也会继续向质控线(C线)方向流动。C线固定了能特异性结合金标抗体的抗体,因此金标抗体会在C线处聚集并显色红色。C线的显色用于判断检测过程是否正常。如果C线没有显色,说明检测结果无效
5. 结果判断
- 阳性结果:T线和C线都显色红色,表示样本中含有目标抗原。
- 阴性结果:只有C线显色红色,T线不显色,表示样本中不含有目标抗原。
- 无效结果:C线不显色,无论T线是否显色,检测结果均无效
总结
抗原检测的胶体金检测线(T线)原理是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和胶体金的显色特性,实现对目标抗原的快速、简便检测。T线的显色表示检测结果为阳性,而C线的显色用于验证检测过程的正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