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结合了不同原理和应用场景:
一、射线检测(RT)
-
X射线检测
利用X射线或γ射线穿透材料时的衰减差异,通过胶片或荧光屏形成内部缺陷影像。可检测气孔、夹渣、缩孔等体积性缺陷,但无法检测细小裂纹。
-
中子射线检测
类似于X射线,但使用中子射线穿透材料,适用于检测某些特殊材料(如高密度合金)的缺陷。
二、超声波检测(UT)
-
原理 :通过高频声波在材料中的反射、折射和散射,分析内部结构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杂)。
-
特点 :
-
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及复合材料;
-
可检测厚度较大的工件(如管道、锻件);
-
成本低、速度快,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
三、磁粉检测(MT)
-
原理 :在铁磁性材料表面施加磁场后,观察磁粉在缺陷处聚集情况,判断表面或近表面裂纹、缺口等缺陷。
-
特点 :
-
仅限铁磁性材料;
-
检测灵敏度高,可直接显示缺陷形态。
-
四、渗透检测(PT)
-
原理 :通过渗透剂渗入材料表面开口缺陷,再经显像剂吸附形成可见痕迹,判断裂纹、孔隙等表面缺陷。
-
特点 :
-
无需破坏材料,适合复杂形状工件;
-
对表面开口缺陷敏感,检测成本低。
-
五、涡流检测(ET)
-
原理 :利用交变磁场在导体表面产生感应电流,通过检测电流变化判断表面裂纹、腐蚀等缺陷。
-
特点 :
-
仅适用于导电材料;
-
对表面缺陷检测灵敏,适合管道、电线等。
-
六、其他先进技术
-
声发射检测(AE) :通过分析材料因裂纹扩展产生的应力波信号,评估材料完整性;
-
激光全息术/超声全息术 :用于材料表面形貌和缺陷的精确测量;
-
红外检测 :检测材料表面温度分布,辅助判断热缺陷。
七、分类总结
类型 | 代表技术 | 主要应用领域 | 特点 |
---|---|---|---|
射线检测 | X射线/γ射线 | 金属铸件、焊接接头、压力容器检测 | 可直观显示缺陷,但成本高、需防护; |
超声波检测 | 超声波(UT) | 管道、锻件、厚板缺陷检测 | 成本低、速度快,适用范围广; |
磁粉检测 | 磁粉(MT) | 铁磁性材料表面/近表面缺陷检测 | 直观显示缺陷,但仅限铁磁性材料; |
渗透检测 | 液体渗透(PT) | 金属表面裂纹、孔隙检测 | 非破坏性,成本低,适合复杂形状; |
八、应用建议
-
焊缝检测 :优先选择射线检测(RT)或超声波检测(UT);
-
管道检测 :推荐超声波检测(UT)配合渗透检测(PT);
-
高精度要求 :涡流检测(ET)适用于导电材料表面缺陷。
无损检测技术需根据材料特性、缺陷类型及检测需求综合选择,部分技术可互补使用以提高检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