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月,全国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并且累计惠及超过100万人次。这表明,所有省级行政区都已经采取措施,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在2024年10月之前,已有北京、广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山东、上海、浙江、江西、青海、吉林、江苏、河北、安徽、海南、福建、河南、陕西、西藏、湖北、山西、湖南、广东、云南、宁夏、四川、重庆共27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文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随后,剩余的4个省份也加快了工作进度,最终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覆盖。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在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时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北京市自2023年7月1日起成为全国首个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甲类报销范围的地区。而广西壮族自治区则是在2023年11月1日开始执行相关政策。各地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报销政策和限制条件,如报销比例、支付限额以及对某些项目的报销次数等。
这些措施显著减轻了不孕家庭的经济负担,并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随着更多省份的加入以及政策的不断完善,预计未来还将有更多需要辅助生殖技术的家庭从中受益。同时,国家医保局也在持续监测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并指导各省逐步推进辅助生殖进医保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