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四大高原是指内蒙古高原内部按照地貌组合特征和内部差异划分的四个部分,具体包括:
呼伦贝尔高原
- 地理位置及特点: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大兴安岭北段西麓。地势东高西低,中部为波状起伏的海拉尔台地高平原,海拔一般在600-800米之间,地表水系发育,水资源丰富。
- 名称来源:因高原内有呼伦湖和贝尔湖两大湖泊而得名,又称巴尔虎高原。
锡林郭勒高原
- 地理位置及特点: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大兴安岭南段西麓,南接阴山山地北麓,北至中蒙边境。地势由东向西和由南向北降低,海拔在800-1200米之间。东部和东北部水源丰富,水草丰美,为天然放牧场。
- 名称来源:因锡林河(郭勒)而得名,意为“高原上的河流”。
乌兰察布高原
- 地理位置及特点: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中部偏西地区,地势平坦,海拔相对较低,地表水系不发达,气候干旱。
- 名称来源:因历史上的乌兰察布盟而得名。
巴彦淖尔-阿拉善高原
- 地理位置及特点:位于内蒙古高原的西部,包括巴彦淖尔和阿拉善地区。地势较为低平,气候干旱,地表多为沙漠和戈壁。
- 名称来源:由巴彦淖尔和阿拉善两个地理单元合并命名。
内蒙古高原的总体特点
-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北部,大兴安岭以西,阴山山脉之北,北至国界,西至东经106°附近。
- 地貌特征:地面坦荡开阔,起伏和缓,海拔一般在600-1200米之间,南高北低。
- 气候特点: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漫长严寒,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
- 生态功能:是中国重要的牧场之一,水草丰美,适宜畜牧业发展。
内蒙古高原作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其独特的地貌和生态特征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在中国的地理和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