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的历史归属确实与黑龙江有过关联,但并非一直是黑龙江的行政区域。以下是详细的历史沿革说明:
1. 清朝时期:隶属于黑龙江将军辖区
清朝时期,呼伦贝尔地区由黑龙江将军辖区管辖。1734年,清朝在海拉尔地区建立海拉尔城,正式将其纳入黑龙江将军的辖区范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呼伦贝尔地区又被划归为黑龙江省的呼伦兵备道。
2. 伪满洲国时期:短暂成为省级单位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呼伦贝尔地区被设置为“兴安省”,省会设在今海拉尔区。这是呼伦贝尔地区历史上首次以省级单位的身份独立存在。
3. 抗战胜利后:归属内蒙古自治区
1945年日本投降后,呼伦贝尔地区重新回到中国版图。1947年,呼伦贝尔地区改名为“呼伦贝尔盟”,并正式归属内蒙古自治区。
4. 1969-1978年:短暂划归黑龙江省
在1969年至1978年期间,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呼伦贝尔盟曾被划归黑龙江省管辖。这一时期是呼伦贝尔与黑龙江关系最密切的时期。
5. 2001年至今: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
1979年,呼伦贝尔盟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2001年,撤销呼伦贝尔盟建制,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并沿用至今。
总结
呼伦贝尔在清朝和伪满洲国时期曾与黑龙江有行政隶属关系,但在1947年后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组成部分。1969-1978年期间短暂划归黑龙江,之后又回归内蒙古。因此,呼伦贝尔并不是一直属于黑龙江,而是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