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保个人账户改革的相关政策,个人账户每月入账金额确实有所调整,具体变化如下:
一、改革后个人账户划入规则
-
在职职工
个人账户月划入金额按本人缴费工资的2%计入,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例如,某职工月缴费基数为10000元,在职时个人账户每月划入200元(10000×2%)。
-
退休人员
-
基础标准 :按全省基本养老金月平均水平的2.8%划入,例如某地退休人员基础标准为800元,则每月划入176元。
-
缴费年限调整 :累计缴费年限每减少1年,个人账户划入标准降低3%。例如,缴费25年的退休人员,若当地基础标准为800元,则每月划入约69元。
-
二、与改革前的对比
-
在职职工 :改革前个人账户月划入金额普遍为300-400元(如月缴2000元时),改革后减少至100-200元(如月缴2000元时)。
-
退休人员 :改革前70岁以下按4.8%比例划入(如养老金1000元时划入48元),改革后降至2.5%(如养老金1000元时划入25元)。
三、其他注意事项
-
门诊统筹的影响
改革后门诊费用需先扣除起付线,超过部分按比例报销。例如,某地三级医院门诊报销比例为50%,二级医院60%,一级医院70%。
-
地区政策差异
不同地区对退休人员基础标准、缴费年限调整比例等存在差异,如宁夏退休人员基础标准为800元,中卫市为700元。
四、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影响
-
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职工,改革前个人账户月入约200元,改革后可能降至100元左右,直接减少约50%。
-
建议通过医保门诊共济保障、药品零售价下降等措施缓解资金压力。
综上,医保个人账户每月入账金额确实有所减少,但政策调整旨在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未来可能通过其他方式保障参保人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