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搜索材料,以下是职工门诊慢病报销的病种分类及具体病种:
1. 甲类病种(随时办理,医疗待遇当月享受)
- 1.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3.高血压病伴并发症
- 4.冠心病
- 5.肺源性心脏病
- 6.慢性心力衰竭
- 7.慢性肾脏病
- 8.肾病综合征
- 9.脑出血(恢复期、后遗症期)
- 10.脑梗死(恢复期、后遗症期)
- 11.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
- 12.癫痫
- 13.运动神经元病
- 14.阿尔茨海默病
- 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16.类风湿性关节炎
2. 乙类病种(由定点医疗机构按月组织审核鉴定)
1.重症肌无力
2.脊柱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4.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5.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6.肝豆状核变性
7.肺间质纤维化
8.系统性红斑狼疮
9.严重精神障碍
10.生长激素缺乏症
11.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12.恶性肿瘤的门诊治疗
13.白血病
14.再生障碍性贫血
15.耐多药结核
16.广泛耐药结核
17.人类免疫缺陷(HIV)病
18.血友病
19.尿毒症透析治疗
20.组织或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
3. 其他常见病种(根据不同地区政策有所不同)
1.支气管哮喘
2.支气管扩张
3.高血压合并症
4.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5.重症糖尿病
6.风湿性心脏病
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9.系统性硬化症
10.慢性骨髓炎
11.地中海贫血
12.新冠肺炎肺纤维化
13.重性精神病
14.慢性重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15.终末期肾病
16.肝硬化
17.器官移植术后门诊抗排异治疗
18.心脏瓣膜置换术后
19.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
20.扩张型心肌病
21.股骨头坏死
4. 药品单独支付病种(部分地区)
1.银屑病
2.克罗恩病
3.溃疡性结(直)肠炎
4.肺动脉高压
5.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
6.子宫内膜异位症
7.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
8.黄斑病变
9.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10.多发性硬化
11.脊髓性肌萎缩症
12.亨廷顿舞蹈病
13.肢端肥大症
14.C型尼曼匹克病
15.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
16.戈谢病
17.庞贝氏病
18.法布雷病
19.视神经脊髓炎
20.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21.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22.血小板无力症
23.光天性凝血因子VII(FVII)缺乏症
24.原发性酪氨酸血症
25.West综合征/婴儿痉挛综合征
26.地中海贫血
27.迟发性运动障碍
28.Castleman病
29.慢性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30.结节性硬化症
31.发作性睡病
报销比例
- 甲类病种:超过起付线600元标准的,在职和退休职工按85%、90%报销。
- 乙类病种:超过起付线600元的,在职和退休职工报销比例为80%、85%。
- 门诊特殊慢性病支付比例为70%(器官移植术后门诊抗排异治疗支付比例为80%)
注意事项
- 甲类病种不设限额,同时患有两种及两种以上乙类病种,其年度限额标准按照基础限额最高值+增加限额(1400元)核定。
- 慢性病门诊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发生的门诊慢性大病费用,联网报销执行就医地的医保目录参保地的报销政策,个人首先自付10%。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报销政策可能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建议咨询当地医保部门以获取准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