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行医资格证(即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具体科目及要求如下:
一、考试科目及内容
1. 实践技能考试
- 病案分析:基于真实病例进行辨证论治,考核中医临床思维。
- 临床操作:包括四诊(望、闻、问、切)、针灸、推拿等技能操作。
- 临床答辩:回答与病例相关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问题。
2. 医学综合笔试
考试分四个单元,涵盖以下科目:
- 第一单元: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卫生法规。
- 第二单元:西医诊断学、内科学、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中医经典理论。
- 第三单元: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 第四单元: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
具体科目详解:
-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理论。
- 中医临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等专科诊疗知识。
- 西医内容:诊断学、内科学、传染病学等西医基础及临床应用。
- 综合科目: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等。
二、报考条件
- 学历要求:需具备国家承认的中医学大专及以上学历;非医学专业人员需通过师承(跟师学习满3年)或确有专长考核。
- 工作经验:中专学历需在医疗单位工作满5年;大专学历需满1年(助理医师注册后)。
三、考试时间及形式
- 实践技能考试:通常在每年6月进行,采用现场操作与口试结合。
- 医学综合笔试:一般在8月进行,均为客观题(单选、多选),分单元机考。
四、注意事项
- 大纲变动:2024年考试新增“中医学基础”相关内容,需结合最新大纲复习。
- 复习重点:
- 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科目分值占比高(如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
- 西医部分侧重诊断学和传染病学,需强化理解。
- 备考建议:结合真题练习,注重病例分析和辨证论治能力培养。
通过考试后,可注册为执业医师,合法从事中医诊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