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义齿的排牙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
1. 排牙原则
- 美观原则:牙列弧度要与颌弓型一致,上前牙的位置要衬托出上唇丰满度,牙齿排列要体现患者的个性。
- 组织保健原则:人工牙的排列要不妨碍舌、唇、颊肌的活动,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后牙功能尖要尽量排在牙槽嵴顶上,前牙要排列成浅覆合浅覆盖。
- 咀嚼功能原则:要有最广泛的牙尖接触,尖窝关系要稳定,扩大接触面积,提高咀嚼效能。
2. 前牙排列
- 上前牙:其近中接触点与堤中线一致,左右1|1位于中线的两侧,切缘落在平面上,唇面与堤唇面弧度和坡度一致,颈部微向远中倾斜,冠的旋转度与堤一致。
- 下前牙:其近中面接触点与堤中线一致,切缘高出平面约1mm,与上牙1|1建立正常的覆合关系,冠部的近远中向近中直立,颈部微向舌侧倾斜,冠的旋转度与堤唇面弧度一致。
3. 后牙排列
- 上后牙:根据排列牙顺序不同,分为先排上后牙再排下后牙法(上颌法)和先排下后牙再排上后牙法(下颌法)。上颌法排列的要求是排出两条合曲线、各牙之间紧密接触、两侧牙列整齐对称、两侧合平面高度一致。
- 下后牙:下颌法排列优先考虑固位和稳定均较差的下半口义齿,可直接观察磨牙后垫中1/3的位置,合理确定合平面后缘的高度,易于观察两侧合平面高度是否一致。排出Spees曲线和下横合曲线,并保持合面沟凹连成一条自然弧线。
4. 平衡合
- 正中平衡合:下颌在正中合位时,上下颌人工牙间具有尖窝交错的最大面积的广泛均匀接触。
- 非正中平衡合:主要指前伸合平衡和侧方合平衡。前伸合平衡是指当下颌前伸至上下前牙相对,在滑回正中合位过程中前后牙都有接触;侧方合平衡是指下颌向一侧作咬合接触滑动运动时,两侧后牙均有接触。
5. 其他要求
- 牙弓与颌弓相一致:人工牙的盖嵴部应尽可能贴紧牙槽嵴,合平面应与牙槽嵴接近平行,平分颌间距离。
- 前牙排成浅覆合浅覆盖:形成正常的合曲线,达到平衡合的要求。
这些标准和要求确保了全口义齿在提供美观、舒适和功能的同时,也保护了患者的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