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一颗牙齿的全过程可分为以下阶段,综合各医疗机构及技术发展现状整理如下:
一、术前评估与准备
- 口腔检查:通过全景X光片、CT扫描评估牙槽骨高度、密度及神经位置,确认是否满足种植条件。
- 全身健康评估:检查血压、血糖等指标,排除严重系统性疾病影响。
- 制定方案:根据骨量、咬合关系及患者需求设计种植体位置、角度及修复方式。
- 预处理:如需拔牙或骨增量手术(如骨粉填充),需等待3-6个月骨组织愈合后再种植。
二、种植体植入手术
- 麻醉与切口:局部麻醉后切开牙龈,暴露牙槽骨。
- 制备孔洞:使用专用钻头在牙槽骨上钻出适配种植体的孔洞。
- 植入种植体:将钛合金或陶瓷材质的种植体(人工牙根)植入骨内,缝合牙龈。
- 传统流程:需等待3-6个月骨结合期,再进入下一阶段。
- 加速技术:亲水种植体可缩短骨结合至2-4周。
三、基台安装与软组织成形
- 二次手术(可选):切开牙龈暴露种植体,安装愈合基台引导牙龈形态恢复,2-3周后取模制作牙冠。
- 数字化技术:部分技术(如机器人辅助)可跳过二次手术,直接进入修复阶段。
四、牙冠修复
- 取模:通过口扫或传统印模获取牙齿形态数据,定制个性化牙冠。
- 安装牙冠:将牙冠固定在种植体或基台上,调整咬合及美观度。
五、术后维护
- 短期护理:术后24小时避免刷牙,使用漱口水清洁;1-2周内避免过硬、过热食物。
- 长期维护:定期复诊检查种植体稳定性,每年进行专业洁牙以预防周围炎症。
全程耗时参考
- 常规流程:约4-9个月(含骨结合期)。
- 快速流程:最短可缩至1-2个月(需满足骨条件及使用亲水种植体)。
注:具体方案需结合患者口腔条件及医生建议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