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修订版
关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相关信息,综合整理如下:
一、基本定义与适用范围
-
定义
检验检测机构是指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及专业技能,对产品或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中国境内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活动,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管理体制与职责
-
国家层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全国资质认定工作,负责统一管理、组织实施及综合协调。
-
地方层面
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资质认定工作,县级部门负责具体监督管理。
三、核心要求与原则
-
基本条件
包括机构资质、人员能力、设备设施、环境条件、管理制度及质量保证体系等。
-
技术能力
需通过评审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确保检测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管理原则
遵循统一规范、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公平公开的原则。
四、资质认定程序
-
申请与评审
机构需提交申请材料,经资质认定部门组织评审(包括现场核查、实验室比对等)。
-
证书与标志
通过评审后,颁发《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及合格标志,证书有效期通常为3年。
五、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
-
监督检查
资质认定部门定期对机构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持续符合认定要求。
-
违规处理
违反规定的机构可能面临整改、暂停或撤销资质认定的处罚。
六、其他注意事项
-
CNAS认证 :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实验室,其计量校准行为同样适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
动态管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依据法律法规调整资质认定事项清单,机构需及时关注更新。
以上内容综合了2021年修订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核心要点,具体操作需以最新官方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