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连续浇筑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
1. 浇筑前的准备
- 模板和支撑检查:确保模板和支撑结构的稳固性,能够承受混凝土的重量和压力。
- 杂物清除:清除模板内或垫层上的杂物,确保施工现场清洁。
- 湿润处理:对干燥的地基、垫层、模板进行洒水湿润,但不得留有积水。
2. 混凝土入模与浇筑高度
- 避免集中倾倒:混凝土入模时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
- 控制倾落高度:当浇筑高度大于2米时,应采用串筒、溜管等措施,控制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超过1.5米,防止混凝土离析。
3. 浇筑时间与冷缝预防
- 控制浇筑时间:混凝土必须在5小时内浇筑完毕,防止出现冷缝。
- 缩短间歇时间:如必须间歇,应尽量缩短间歇时间,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次层混凝土的浇筑。
4. 梁板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与振捣
- 梁板同时浇筑:梁和板的混凝土应同时浇筑,采用“赶浆法”从一端开始,先浇筑梁的混凝土,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
- 振捣密实: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无气泡和浮浆。
5. 柱的浇筑
- 底部砂浆填充:在柱底部先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 分层浇筑:柱应分段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振动棒长度的1.25倍,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层5cm。
6. 墙体的浇筑
- 底部砂浆处理:墙体浇筑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0mm同配比砂浆,防止底部出现蜂窝现象。
- 分层振捣:使用振捣棒分层振捣,确保混凝土振捣后无隔离层。
7. 养护
- 及时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内加以覆盖和浇水,保持混凝土湿润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8. 其他注意事项
- 施工缝处理:如浇筑中断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
- 裂缝预防: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如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停歇1~1.5小时再继续浇筑。
- 设备选型:选择合适的混凝土输送和振捣设备,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
以上注意事项应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以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