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替代旧版标准(GB 17761—2018)。以下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总结:
一、安全性能升级
-
防火阻燃要求
- 强化与电池接触的非金属材料、电气回路及部件的阻燃性能,对软垫、皮革、纺织品类材料分别设定阻燃指标;
- 明确塑料使用比例:塑料总质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
-
防篡改设计
- 完善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新增6类防篡改检测方法示例;
- 车速超过25km/h时,电动机自动停止动力输出。
-
制动与动力性能
- 提升制动性能,缩短最大制动距离;
- 增加电动机低速运行转矩、空载反电动势等参数要求。
二、产品设计与使用规范
-
整车质量与电池类型
- 铅酸蓄电池车型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放宽至63kg。
-
功能配置调整
- 脚踏骑行装置:不再强制所有车型安装,由企业按需设计;
- 后视镜:鼓励安装以提高行驶安全性;
- 北斗定位:要求车辆具备定位、通信与动态监测功能,经营性用途车辆强制安装,其他用途可由消费者选择。
-
产品标识与管理
- 要求企业明确建议使用年限,并在铭牌、合格证上标注;
- 新增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要求。
三、过渡期安排
- 生产过渡期:2025年8月31日前,企业可执行旧标准或新标准生产;
- 销售过渡期:2025年11月30日前允许销售符合旧标准的库存车辆,12月1日起仅允许销售新标准产品。
四、实施效果
新标准通过降低塑料使用、强化防火性能、限制车速和防篡改设计,旨在减少火灾和交通事故风险,同时提升车辆安全性和实用性。消费者已购的旧标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但各地可能通过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更新。
如需获取标准全文,可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官网或相关政务平台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