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西市以其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悠久的种植历史而闻名,被誉为“千年药乡”和“天然药仓”。以下是关于定西市主要药材种类、种植与加工、市场与贸易以及产业经济效益的详细信息。
主要药材种类
当归
定西市的岷县被誉为“中国当归之乡”,当归种植面积达45万亩,占全国当归种植面积的60%。当归因其补血活血的功效在中医药中具有重要地位,定西市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当归的生长,使其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当归产区之一。
黄芪
陇西县被称为“中国黄芪之乡”,黄芪种植面积达62万亩,占全国黄芪种植面积的40%。黄芪以其补气固表、利尿排毒的功效而闻名,定西市的黄芪以其优良的药效和高品质在市场上享有盛誉。
党参
渭源县被誉为“中国党参之乡”,党参种植面积达55万亩,占全国党参种植面积的20%。党参具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的功效,定西市的党参因其优质的种植环境和严格的种植标准而受到市场的青睐。
其他药材
定西市还种植有其他多种中药材,如大黄、甘草、柴胡、黄芩等。这些药材在定西也有广泛的种植,丰富了当地的中药材种类和市场供应。
药材种植与加工
标准化种植
定西市大力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2024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24.4万亩,标准化种植率达84.2%。标准化种植提高了药材的质量和产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推动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支持
定西市通过引进新品种、改进种植技术、推广机械化种植等方式提升药材种植的科技含量。科技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种植效率,还确保了药材的高品质,增强了定西药材的市场竞争力。
加工能力提升
定西市现有各类中药材加工企业103户,加工产品涵盖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药提取物、中成药等多个系列。加工能力的提升使得定西市的药材产品更加多元化和高附加值,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药材市场与贸易
交易市场
定西市有陇西首阳、岷县当归城、渭源渭水源、渭源会川江能等5个中药材市场,年交易量达145万吨,交易额270亿元。这些市场为药材的流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促进了药材的交易和产业的繁荣。
电子商务平台
定西市利用“互联网+中药产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的模式,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2024年上半年电商销售额达2.3亿元。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提高了药材交易的效率和透明度,扩大了市场覆盖面,促进了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药材产业的经济效益
产值与收入
2023年,定西市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达454亿元,实现增加值58.36亿元,占全市GDP的9.7%。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定西市的支柱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产业发展前景
定西市正通过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产业的规模和质量,推动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定西市的中医药产业前景广阔,有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甘肃定西市以其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悠久的种植历史,成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主要药材包括当归、黄芪、党参等,种植和加工水平不断提升,市场体系完善,经济效益显著。未来,定西市将继续推动中医药产业的传承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