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检测试剂的检测流程及原理如下:
一、检测原理
胶体金法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原理,通过胶体金颗粒标记的抗体与样本中待测物质反应,形成肉眼可见的显色条带。
二、通用检测步骤
-
检测前准备
- 检查试剂盒有效期,确认无破损或污染;
- 清洁双手并消毒,避免污染样本。
-
样本采集
- 体液检测(如尿液、血液):使用专用量杯或滴管收集样本(如晨尿)。
- 呼吸道检测(如新冠):用鼻拭子深入鼻腔1-1.5厘米,贴鼻腔旋转4-5圈,停留至少15秒后换另一侧重复。
-
样本处理
- 将拭子浸入提取管液体中,旋转并挤压管壁数次,促使抗原/抗体充分释放至液体中;
- 静置30秒后取出拭子,密封处理。
-
加样检测
- 将处理后的液体垂直滴入检测卡的加样孔(通常3-4滴);
- 平放检测卡,静置15-20分钟观察结果。
-
结果判读
- 阴性:仅C区(质控区)显示条带,表明检测有效且未检出目标物质;
- 阳性:C区和T区(检测区)均显色,提示目标物质存在;
- 无效:C区无条带,需重新检测。
三、注意事项
- 时效性:结果需在5-20分钟内读取,超时可能失效;
- 准确性:胶体金法灵敏度较高,但存在假阳性/阴性可能,必要时需结合实验室检测确认;
- 操作规范:严格按说明书操作,避免触碰拭子头部或污染试剂。
以上流程综合了不同应用场景(如早孕、新冠等)的共性步骤,具体操作需参照特定试剂盒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