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医保缴费标准已经公布,涉及筹资标准、个人缴费标准、医保待遇、帮扶补助等多个方面。以下是详细信息。
筹资标准和个人缴费标准
筹资标准调整
- 60周岁及以上人员:筹资标准从每人每年7169元调整为7526元。
- 超过18周岁、不满60周岁人员:筹资标准从每人每年4149元调整为4506元。
- 中小学生和婴幼儿:筹资标准从每人每年2419元调整为2816元。
- 大学生:筹资标准从每人每年1149元调整为1546元。
个人缴费标准调整
- 70周岁以上人员:个人缴费标准从每人每年595元调整为655元。
- 60-69周岁人员:个人缴费标准从每人每年765元调整为825元。
- 超过18周岁、不满60周岁人员:个人缴费标准从每人每年935元调整为995元。
- 中小学生和婴幼儿:个人缴费标准从每人每年295元调整为355元。
- 大学生:个人缴费标准从每人每年295元调整为355元。
医保待遇
大病保险
- 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40万元。
- 连续参保激励:对连续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缴费1年,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
- 零报销累计提高:对当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零报销且于次年正常参保缴费的参保人员,次年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累计提高总额度不超过当年最高支付限额的20%。
待遇等待期
- 固定待遇等待期:除新生儿等群体外,对未在城乡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内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3个月。
- 变动待遇等待期:未连续参保的,每多断保1年,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增加变动待遇等待期1个月。
- 修复缴费:参保人员可通过补缴断保年度费用修复变动待遇等待期,每多缴1年可减少1个月变动待遇等待期,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的,修复后固定待遇等待期和变动待遇等待期之和不少于6个月。
帮扶补助
困难人群补助
对参保人员中的本市特困人员、享受民政定期定量补助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社会散居孤儿、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对象和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中60周岁以上人员,以及高龄老人、职工老年遗属、重残人员等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以按规定给予补贴。
缴费方式
线上和线下缴费渠道
- 线上渠道:包括“一网通办”线上办理、随申办APP、上海税务官网或APP、支付宝APP、微信APP、云闪付APP、指定银行APP等。
- 线下渠道:包括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税服务厅窗口、指定银行的全市各网点柜面。
家庭共济缴费
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缴费范围从为配偶、父母、子女缴纳2025年居保参保费,扩大到可以为近亲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参保缴费。
上海2025年医保缴费标准在筹资标准、个人缴费标准、医保待遇、帮扶补助等方面进行了调整。筹资标准和个人缴费标准均有所提高,大病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增加,待遇等待期有所调整,困难人群继续享受补助。缴费方式更加便捷,包括线上和线下多种渠道,并扩大了家庭共济缴费的范围。这些调整旨在提高医保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确保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