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异地就医政策涵盖了省内和跨省异地就医的结算方式、备案要求、报销比例和流程等方面的内容。以下是详细的介绍。
异地就医结算方式
省内异地就医结算
- 直接结算:在具有异地结算功能的定点医疗机构,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医疗费可以直接按照医保规定结算。
- 非直接结算:未能直接结算的医疗费由个人全额支付后,需至参保地辖区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报销,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医疗费由个人先行自付10%后按规定结算。
跨省异地就医结算
- 直接结算:参保人员办理长住外地备案手续后,可以在长住地的联网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医疗费。
- 临时外出结算:长住外地参保人员临时离开长住地去外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医疗费由个人先行自付20%后直接结算,未能直接结算的,由个人全额垫付后申请报销。
异地就医备案要求
长住外地备案
- 备案条件:长住外地3个月以上的参保人员应按规定办理长住外地备案手续。非本市户籍的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的雇主及其雇工、少年儿童不予办理长住外地备案手续。
- 备案有效期: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可长期有效;转诊就医人员备案实行“一次备案、12个月有效”。
转外就医备案
参保人员因患疑难疾病,经本市三级及相应定点医疗机构检查后无法确诊,或确诊后无治疗条件的,可由该定点医疗机构提出转外诊治建议,并按规定办理备案。
异地就医报销比例
省内异地就医报销比例
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医疗费由个人先行自付10%后按规定结算。
跨省异地就医报销比例
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医疗费由个人先行自付20%后按规定结算。
异地就医报销流程
跨省异地就医报销流程
- 备案: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或相关手机APP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 就医:在异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使用医保码或社会保障卡进行结算。
- 报销:未能直接结算的医疗费由个人全额垫付后,至参保地辖区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报销。
省内异地就医报销流程
- 就医:在具有异地结算功能的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医疗费。
- 报销:未能直接结算的医疗费由个人全额支付后,至参保地辖区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报销,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医疗费由个人先行自付10%后按规定结算。
杭州的异地就医政策为参保人员提供了详细的结算方式、备案要求和报销流程,确保参保人员在省内和跨省异地就医时能够顺利享受医保待遇。通过多种备案和结算方式,参保人员可以更方便地在异地就医,减少垫付和报销的麻烦。
杭州异地就医的报销比例是多少?
杭州异地就医的报销比例如下:
职工医保
省内异地就医
- 免备案:直接结算,享受与杭州本地相同的报销比例。
- 具体报销比例:
- 普通门诊医疗费:基金承担比例按其他医疗机构普通门诊的标准执行。
- 住院医疗费:
- 三级及相应医疗机构:起付标准800元,报销比例88%-95%。
- 其他医疗机构(含二级及相应医疗机构):起付标准500元,报销比例88%-95%。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起付标准300元,报销比例88%-95%。
- 乙类药品按80%报销,贵重药品按70%报销,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按70%报销。
跨省异地就医
- 备案后:直接结算,享受与杭州本地相同的报销比例。
- 未备案:直接结算需个人先行自付20%。
- 具体报销比例:与省内异地就医相同。
城乡居民医保
省内异地就医
- 免备案:直接结算,享受与杭州本地相同的报销比例。
跨省异地就医
- 备案后:直接结算,享受与杭州本地相同的报销比例。
杭州异地就医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在杭州办理异地就医时,根据不同情况,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异地就医备案材料
- 医保电子凭证或有效身份证件或社会保障卡。
- 《异地就医登记备案表》。
- 根据不同类型,还需提供以下材料:
-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安置认定材料(“户口簿首页”和本人“常住人口登记卡”,或个人承诺书)。
-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长期居住认定材料(居住证明或个人承诺书)。
- 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异地工作证明材料(参保地工作单位派出证明、异地工作单位证明、工作合同任选其一或个人承诺书)。
- 异地转诊人员:参保地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转诊转院证明材料。
异地就医医疗费用报销材料
- 医疗费用发票原件(电子票据打印出来即可)。
- 参保人的身份证(社会保障卡)。
- 本人银行卡一张。
- 委托他人代办的,还需提供代办人的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
- 根据不同情况,还需提供以下材料:
- 报销门诊费用:门急诊病历、医疗费用清单原件或复印件。
- 报销住院费用:出院小结、医疗费用明细清单原件或复印件。
杭州异地就医的流程是什么?
杭州异地就医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
备案对象
-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长期在参保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员。
- 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包括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以及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
备案方式
- 线上备案:
- 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地方医保App(如“浙里办”)、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等提交备案申请。
- 进入相应平台的异地就医备案模块,按照提示填写信息、上传材料并提交。
- 线下备案:
- 前往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窗口办理,提交相关材料。
- 线上备案:
-
备案材料
- 填写《备案承诺书》。
- 如需转外就医,提供《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异地转诊备案表》(需医院盖章)等。
-
备案有效期
- 长住外地备案:一般长期有效,具体以系统填写为准。
- 临时外出备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议提前咨询当地医保部门。
二、选择定点医疗机构
- 确认就医地是否为跨省联网定点医院,可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或相关App上查询。
三、持码卡就医
- 备案完成后,参保人员可持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在就医地的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医疗费用。
四、直接结算或回杭州报销
-
直接结算
- 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医疗费用,按照参保地政策直接结算,个人仅需支付自付部分。
- 在省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原则上应凭本人就医凭证按规定结算费用。
-
回杭州报销
- 若未能直接结算,由个人全额垫付后回杭州申请报销。
- 提交医疗费用发票原件、参保人的身份证(社会保障卡)、本人银行卡等相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