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结合理论与实践,可从以下维度展开:
一、内在逻辑:辩证统一
- 发展是安全的基础
发展解决经济社会问题,为安全提供物质保障。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经济基础薄弱将导致安全根基不稳。 -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
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缺乏安全保障的发展难以持续,可能因风险冲击而中断。 - 良性互动关系
两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需同步推进。以发展成果夯实安全实力,以安全环境促进持续发展,形成动态平衡。
二、实践路径:协同推进
- 强化风险防控体系
针对经济、金融等重点领域,完善监管机制,防范系统性风险(如资本市场波动、支付领域开放风险)。 - 统筹开放与安全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强化安全保障,例如优化支付行业监管效能,平衡创新与风险。 - 夯实安全发展基础
加强粮食、能源等关键领域保障能力,筑牢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屏障。
三、方法论指引:多维思维
- 辩证思维:避免割裂看待发展与安全,需在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利益中寻求均衡点。
- 系统思维:将安全贯穿发展全领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国家安全部署协同(如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安全与效能)。
- 动态思维: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调整策略,例如应对国际局势动荡时灵活优化开放与监管政策。
四、制度保障:治理效能提升
-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安全责任边界(如金融监管、数据安全等领域);
- 构建大安全格局,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形成风险共治机制。
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需坚持底线思维与创新驱动并重,在动态平衡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