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公认审计准则而形成或者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
审计失败的界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未能遵循审计准则:审计人员未能遵守公认的审计准则和程序,导致未能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或漏报。
- 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时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未能识别出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
- 缺乏必要的执业能力: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执业能力,无法准确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
- 未能进行充分的实质性测试:审计人员未能进行充分的实质性测试,未能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出具了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即使审计人员可能遵守了审计准则,但如果他们最终出具了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这也属于审计失败。
审计失败不仅会导致投资人和债权人信任错误的审计信息,进而造成决策失误,还可能使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声誉受损,甚至面临生存危机。为了避免审计失败,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守审计准则,提高职业关注,增强执业能力,并进行充分的实质性测试。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和监管机构也应加强管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聘用制度,健全审计收费制度,以减少审计失败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