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最新治疗手段可通过药物、物理疗法和手术干预显著缓解症状,尤其以胆碱酯酶抑制剂、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和肉毒杆菌毒素注射为三大突破方向。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个性化治疗方案需结合症状严重程度和患者耐受性制定。
-
药物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通过提升脑内乙酰胆碱水平改善认知和运动功能,适用于早期患者;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索)可缓解肌张力障碍和震颤,但需注意剂量控制以避免副作用。部分患者对帕金森病药物反应有限,疗效通常仅维持2-3年。
-
物理疗法:平衡训练和步态练习能增强肌肉协调性,减少跌倒风险;针灸等传统疗法可作为辅助手段刺激神经功能。康复训练需长期坚持,配合专业指导以优化效果。
-
手术干预:脑深部电刺激术(DBS)通过植入电极调节异常神经信号,适用于药物无效的重症患者,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症。眼周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可暂时改善眼睑下垂和斜视,需定期重复治疗。
-
前沿探索:临床试验聚焦于靶向tau蛋白的疗法,旨在阻断其异常聚集或促进降解,未来可能为疾病修饰治疗提供新途径。
患者应定期复查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健康生活习惯以辅助治疗。随着医学研究进展,更多创新疗法有望为PSP患者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