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还有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东经89°27′至97°39′,北纬31°45′至36°10′之间,总面积26.7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37.2%。玉树州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心地带,地理位置独特,生态环境脆弱,但也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形地貌
玉树州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布喀达板峰海拔6860米,最低处囊谦县娘拉乡海拔3335米。高海拔地形使得玉树州气候寒冷,生态环境独特,适宜畜牧业和生态保护。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玉树州常住人口为43.4万人,城镇化率为52.76%。玉树州的人口结构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8%以上。
人口结构单一,藏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反映了该地区深厚的藏族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
人口增长
2023年,玉树州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0.2万人,城镇人口增加0.67万人,乡村人口减少0.47万人。人口增长反映了玉树州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的积极变化。
经济
地区生产总值
2024年,玉树州地区生产总值为79.13亿元,比上年增长6.9%。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农牧业、旅游业和绿色有机农牧产品的发展。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增加值46.81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9.76亿元,增长25.4%;第三产业增加值22.57亿元,增长5.7%。农牧业仍是主导产业,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表明玉树州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多元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文化
文化资源
玉树州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玉树歌舞、藏族服饰、唐蕃古道、文成公主庙等。这些文化资源不仅展示了玉树州的独特文化,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和感受。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玉树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藏娘唐卡、玉树依舞、黑陶烧制技艺等,已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玉树州文化多样性和历史传承的重要体现。
历史
历史沿革
玉树历史悠久,古为西羌牦牛种地,隋朝前后为苏毗和多弥二国辖区,唐时为吐番的孙波如,宋时为囊谦小邦之地,元朝归吐蕃等路宣慰司管辖。
玉树州的历史沿革反映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尤其是作为唐蕃古道的重要节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重要历史事件
玉树在1949年成立玉树专区,1951年改为玉树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这些历史事件标志着玉树在政治体制上的重要转变,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地位。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概况
玉树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玉树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也需要在开发中注重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
玉树州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致力于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生态保护是玉树州的重要使命,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和实施多项保护措施,确保了这些宝贵资源的永续利用。
旅游
旅游资源
玉树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里、唐蕃古道、文成公主庙等。这些旅游资源不仅展示了玉树州的自然美景,也体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旅游发展
2024年,玉树州接待国内外游客203.8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25亿元,均同比增长28%。旅游业的发展为玉树州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观,成为中国青藏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不断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文化传承,玉树州在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之间找到了平衡,展现出勃勃生机和广阔前景。
青海玉树州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青海玉树州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景点:
-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景色壮丽,生态环境优美。
-
嘉那嘛呢广场:玉树的文化地标之一,充满藏族文化气息,广场上有许多藏族传统的建筑和雕塑。
-
新寨玛尼石堆:世界上最大的玛尼石堆,堆满了刻有经文的石块,充满神秘感和宗教氛围。
-
结古寺:玉树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建筑风格独特,历史悠久,内部装饰精美。
-
玉树州博物馆:展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帮助游客深入了解玉树的历史和文化。
-
可可西里藏羚羊观景台:位于可可西里地区,可以近距离观察藏羚羊的生活,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
尕尔寺:位于囊谦县白扎乡,是一座有着1200年历史的白教寺庙,悬空嵌在3700米高的悬崖上,寺内千年壁画《莲花生大师》非常震撼。
-
勒巴沟岩画:位于玉树市东32公里处,有200多幅唐代摩崖石刻,记录了文成公主进藏的传说。
-
巴塘草原:海拔4000米的“歌舞之乡”,每年7月有盛大的赛马节,牧民们会跳起传统的“依舞”。
-
藏娘佛塔:位于通天河南岸玉树县仲达乡歇格村桑周寺,建于北宋天圣七年(1030年),被后世藏传佛教各派共认为是藏传佛教塔之精华。
玉树州有哪些特色美食?
玉树州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端,是一个具有浓郁藏族文化的地方。这里的藏族小吃丰富多样,每一道都融入了藏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敬与生活的智慧。以下是玉树州一些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
-
酥油茶: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由酥油、青稞粉、茶叶、牛奶或羊奶等混合而成,口感浓郁,味道独特,既能驱寒又能补充能量。
-
青稞饼:青稞饼是藏族人常见的主食之一,由青稞粉和水混合揉成面团,擀成薄饼后放入炭火中烤制,外焦香内里柔软。
-
糌粑:糌粑是藏族的传统主食,主要由青稞粉制作而成,可以直接用酥油茶或酥油拌着吃,或者加入一些奶制品、糖、盐等调味。
-
酥油包子:酥油包子是藏族地区传统的面点,面团中加入了大量的酥油,包子皮松软,外焦里嫩,馅料通常使用牛肉、羊肉或者奶制品。
-
藏式蒸饺:藏式蒸饺与汉族的蒸饺有所不同,其皮薄而韧,通常是用青稞面制成的,馅料里常加入牛肉、羊肉或奶制品,味道鲜美。
-
炮仗面:炮仗面是玉树地区的特色面食,面条在沸水中翻滚后被切成短条,再搭配粉丝、肉末、辣椒等猛火快炒,香气四溢。
-
过油土豆条:过油土豆条是玉树的特色小吃,土豆条外酥里糯,口感独特,常作为快餐食用。
-
玉树肋巴:玉树肋巴是藏族版的烤羊排,外焦里嫩,肉汁丰盈,是玉树地区的特色烤肉。
-
牦牛酸奶:牦牛酸奶是高原上的特色饮品,由纯正牦牛奶发酵而成,口感浓郁,酸甜清爽,营养价值高。
-
手抓羊肉:手抓羊肉是玉树地区的传统美食,肉质鲜嫩,通常用手撕着吃,搭配辣椒面和孜然粉,味道独特。
玉树州在历史上曾经是什么部落?
玉树州在历史上曾是多个部落和政权的管辖区域,主要包括:
-
囊谦部落:在宋朝时期,玉树地区属于黎州属下的囊谦小邦之地。囊谦部落在这一地区逐渐兴起,保持了相当的独立性,并与周边地区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
-
吐蕃统治:元朝时,玉树归吐蕃等路宣慰司管辖。明朝时期,玉树属于朵甘思宣慰司。这些时期,中央王朝通过设立宣慰司等机构,加强了对玉树地区的统治和管理。
-
囊谦千户领地:清朝时期,玉树由青海办事大臣直接管辖,囊谦千户领地下设有百户独立长等部落。这一时期,玉树地区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经济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