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纳基数的确定方法如下:
- 职工工资作为基准 :
- 社保缴费基数一般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或个人上月工资)来确定。职工工资越高,社保缴费基数就会越高。
- 工资范围与上下限 :
-
社保缴费基数会有一个工资范围,如果职工的缴费基数低于各地规定的最低缴费基数,就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纳社保;如果职工的缴费基数高于各地规定的最高缴费基数,则按最高缴费基数缴纳社保。
-
最低缴费基数通常为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最高缴费基数为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300%。
- 新入职员工的特殊情况 :
-
新入职员工在首月工作满全月的,月缴费基数按照首月全月的工资性收入核定。
-
新入职员工在首月工作未满全月的,月缴费基数按当月实际工资性收入核定,但次月起单位仍应按照职工全月的工资性收入核定缴费基数并进行调整。
- 工资总额的计算 :
- 工资总额是指由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直接支付给与本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 社保缴费基数的调整 :
-
用人单位在确定缴费基数时,应注意将用人单位从职工工资中直接代扣代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个税等纳入缴费基数。
-
当年度平均工资未出时,先按上年度平均工资,当年度平均工资出来后不在该范围内的,多退少补。
- 社保基数的公布与查询 :
- 社保基数即时当地上一年的年平均工资,不用计算,在当地社保局网站上有公布。
综上所述,社保缴纳基数的确定主要依据职工的工资水平,并受到当地规定的上下限限制。新入职员工的缴费基数在首月可能会有特殊处理,需按照实际工作月数进行核定。工资总额的计算包括各种劳动报酬,并且用人单位需将代扣代缴的部分纳入缴费基数。社保基数的具体数值会在当地社保局网站上公布,以便查询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