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医保去医院看病不能报销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工伤事故不报 :如果在工作中发生事故,被认定为工伤的,应由社会保险中的工伤保险承担,医保不再重复报销。
-
第三方责任不报 :由第三方原因导致且因第三方负责的情况,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等,医保不报。例如交通事故、打架斗殴等,其产生的医疗费用由相关的责任人来承担。
-
非医保目录不报 :医保保障的是基础医疗需求,设有医保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不在三大目录以内的药品、设施、项目等,医保均不报销。
-
公共卫生服务不报 :由医疗卫生机构向全民提供的预防、控制疾病的公益性服务,如一类疫苗接种、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等,这些基本是由国家公共卫生费用支付,所以医保不报销。
-
境外就医不报 :针对境外就医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医保是不予报销的。
-
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不报 :在非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除急诊外),医保不予报销。
-
起付线以下不报 :职工医保当地门诊不能报销主要是因为统筹医保起付标准线在1500元,低于1500元先自费支付,高于1500元则按比例报销50%左右。
-
医保断交或失效 :如果医疗保险断交或医保卡已经失效,也会导致不能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
不符合报销条件 :包括医保缴费没有达到当地要求的年限或时间,或者退休人员医保达不到当地要求年限的情况。
-
自付药品和费用不报销 :有些治疗的器械、费用,不属于报销范围内的,需要自付。
-
非定点医疗机构的特定项目不报销 :如美容、健美项目、非功能性整容、矫形手术等,以及健康体检、补牙、出国出境工作期间的诊疗项目等费用。
综上所述,城镇职工医保不能报销的情况涉及多种因素,包括事故责任认定、医保目录、公共卫生服务、就医地点、缴费状态等。建议参保人详细了解当地医保政策,确保自己的医疗费用能够得到有效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