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谢家集区的街道划分是了解该地区行政管理结构的重要方面。以下是关于谢家集区街道划分的详细信息。
行政区划现状
街道数量
截至2024年,谢家集区下辖5个街道,分别是谢家集街道、蔡家岗街道、立新街道、谢三村街道和平山街道。
乡镇数量
谢家集区还辖有4个镇和2个乡,具体包括望峰岗镇、李郢孜镇、唐山镇、杨公镇、孙庙乡和孤堆回族乡。
社区和村委会
谢家集区共有3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56个村民委员会。
行政区划调整历史
历史沿革
- 1961年:八公山区分为谢家集区和八公山区两个县级区。
- 1966年:谢家集区改称红卫区。
- 1972年:复名谢家集区。
近期调整
- 2004年:原属长丰县的杨公镇、孤堆回族乡、孙庙乡划入谢家集区。
- 2022年:谢家集区与八公山区合并成立新的八公山区。
街道划分的影响因素
人口和地理
- 人口数量:谢家集区总人口约为22.16万人,人口密度约为803人/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谢家集区位于淮南市中部,北临淮河,南与长丰县接壤,西与寿县比邻。
经济发展
- 产业布局:谢家集区正在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方面。
- 农业现代化:谢家集区是淮南市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粮食种植面积达到31.95万亩,总产量超过13万吨。
交通规划
- 主要道路:谢家集区正在推进多条道路改扩建工程,如十涧湖东路改扩建工程,旨在提升区域交通网络。
- 未来规划:谢家集区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淮南谢家集区的街道划分反映了该地区的行政管理结构和发展方向。通过不断优化行政区划和调整,谢家集区正在努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并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淮南谢家集区有哪些乡镇街道?
淮南谢家集区下辖5个街道、4个镇和2个乡,具体如下:
街道
- 谢家集街道
- 蔡家岗街道
- 立新街道
- 谢三村街道
- 平山街道
镇
- 望峰岗镇
- 李郢孜镇
- 唐山镇
- 杨公镇
乡
- 孙庙乡
- 孤堆回族乡
淮南谢家集区街道的行政级别是什么?
淮南谢家集区街道的行政级别是市辖区。谢家集区是淮南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成立于1961年10月,现辖5个街道、4个镇、2个乡,辖区面积约276平方公里,人口约22.16万人。
淮南谢家集区街道的历史沿革如何?
淮南谢家集区街道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以下是其主要发展历程:
街道设立与调整
- 1961年:八公山区分为谢家集区和八公山区两个县级区,标志着谢家集区作为一个独立行政单位的开始。
- 1962年:在谢家集城市人民分社进行城市设立街道办事处试点工作,为后续街道的正式设立奠定了基础。
- 1966年:谢家集区改称红卫区,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 1972年:恢复原区名谢家集区,结束了短暂的更名时期。
街道名称变更
- 蔡家岗街道:1970年2月28日,蔡家岗街道办事处划分为前进、立新两个街道办事处。1977年,前进街道办事处复称蔡家岗街道办事处。
- 立新街道:1970年2月28日设立,1981年9月更名为蔡新路街道办事处,1986年复称立新街道办事处。
街道下辖区域调整
- 1989年:陶圩乡与望峰岗街道办事处合并,成立望峰岗镇,扩大了城镇规模。
- 1990年:谢家集区辖唐山乡、赖山乡、施家湖乡、望峰岗镇和谢家集街道办事处、蔡家岗街道办事处、谢三村街道办事处、立新街道办事处、李郢孜街道办事处。
- 1991年:成立平山街道办事处,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