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节定在每年的8月19日,这一日期的设立有着重要历史背景和深远意义。以下是具体说明:
1. 设立背景
- 历史事件:2016年8月19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世纪以来我国首次召开的最高规格的全国性卫生会议,也是自1996年以来时隔20年再次召开的全国卫生大会。这次大会明确了卫生与健康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调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官方设立: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这一决定旨在通过节日形式表彰医师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贡献,弘扬医师的职业精神,并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2. 节日意义
- 彰显职业精神:中国医师节旨在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激励广大医师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 促进尊医重卫:通过设立医师节,国家表达了对全国1100多万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关怀和肯定,同时鼓励全社会尊重医师、关心医师的工作与生活。
- 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医师节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高度重视。
3. 社会影响
- 医师表彰与激励:医师节期间,各地会组织表彰活动,对在医疗卫生服务中表现突出的医师给予奖励,树立典型。
- 公众健康意识提升:通过医师节,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健康问题,增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总结
中国医师节设立在8月19日,是为了纪念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这一节日不仅体现了对医师职业的尊重和关怀,也彰显了健康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医师节,全社会能够更加理解医师的辛勤付出,同时进一步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