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多数不良反应在3天内消退。
肺炎疫苗接种后需密切观察局部及全身反应,多数轻微症状可自行缓解,但需警惕过敏等严重反应。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
一、接种后即时注意事项
留观期要求
- 接种后必须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确认无急性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皮疹)后再离开。
- 观察期间避免进食,防止因过敏反应导致误吸。
局部护理
- 注射部位若出现疼痛、红肿或硬结,可冷敷缓解,避免抓挠或按压。
- 若红肿范围超过5厘米或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
二、短期反应管理
常见局部反应
症状 发生率 持续时间 处理方式 疼痛/触痛 50%-70% 1-3 天 冷敷、止痛药(遵医嘱) 红肿/硬结 30%-50% 2-5 天 抬高患肢、热敷(后期) 皮肤瘙痒 10%-20% 1-2 天 抗组胺药(轻度过敏) 全身性反应
- 发热(多为低热,<38.5℃):物理降温或口服退烧药,持续超过48小时需就诊。
- 乏力、头痛:休息为主,避免剧烈运动。
- 胃肠道不适(如腹泻):清淡饮食,补充电解质。
三、长期健康监测
过敏反应预警
- 极少数人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血压骤降),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并送医。
- 过敏史者接种前需主动告知医生。
血液系统异常
罕见情况下可能引发血小板减少或短暂白细胞波动,若出现不明原因出血、瘀斑,需血常规检查。
四、生活与健康管理
日常防护
- 接种后2周内避免接触肺炎患者,继续佩戴口罩、勤洗手。
- 加强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C)以提升免疫力。
特殊人群提示
- 儿童:需安抚哭闹,防止因情绪激动加重局部疼痛。
- 老年人:监测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变化,避免因疫苗反应诱发病情波动。
肺炎疫苗接种后的关键在于即时观察+对症处理+长期警惕严重反应。多数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干预,但需通过科学护理加速恢复。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异常皮疹,应立即就医而非自行处理。接种后仍需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