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长期大量食用肉桂可能带来血糖波动、肝损伤风险和子宫刺激等健康隐患。虽然肉桂作为常见香料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传统功效,但特殊体质或孕期需格外谨慎。
-
影响血糖稳定性
肉桂中的肉桂醛可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短期或有助于控糖,但长期过量反而可能导致低血糖。产妇尤其糖尿病合并妊娠者,擅自依赖肉桂调节血糖可能干扰治疗方案。 -
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肉桂富含的香豆素成分每日摄入超过0.1mg/kg体重时(约半茶匙肉桂粉),可能引发肝酶升高。产后肝功能未完全恢复的产妇长期食用风险更高。 -
刺激子宫收缩
传统医学认为肉桂有活血作用,哺乳期少量调味无碍,但产后恶露未净或剖宫产伤口愈合期,大量摄入可能延长出血时间。动物实验显示高剂量肉桂醛会引发子宫平滑肌收缩。 -
哺乳期婴儿过敏风险
肉桂挥发油可能通过乳汁传递,敏感体质婴儿可能出现皮疹或消化不良。建议观察宝宝排便情况,如发现腹泻或胀气需暂停食用。
日常烹饪少量使用肉桂(每日≤1g)通常安全,但长期当保健品服用需警惕。产妇如有贫血、肝病史或服用抗凝药物,应避免常规性摄入肉桂制品。